項目介紹

[無處收留的老式信報箱-利爾迪物聯控制為您解讀]

利爾迪物聯控制為您解讀:沒人寄信的年代,它們該何去何從?
利爾迪物聯控制為您解讀:無處收留的老式信報箱:沒人寄信的年代,它們該何去何從?

迭代創新

從雁足傳書到郵差送信,再看如今的網絡通信,人們從未停止過對通信的渴求。不過隨著通信方式的逐步升級,那些小區樓道里的綠色信報箱也在經年累月的飄灰中被荒置。在互聯通信的今天,信報箱是否還能煥發新的生機?


走進南京淮海新村,左拐一兩米就能瞥見掛在墻上一排整齊的信報箱,估計常年沒使用,信箱沾染了油污和灰塵。仔細瞧一瞧,除了一個信箱里斜吊著一封廣告郵件,大部分都空空蕩蕩,還有一兩個塞滿了五顏六色的廣告單。
淮海新村居民潘先生說:“現在很少有人寄信了,所以信報箱基本也不用了。我們都讓快遞員把快件擺在這上面。”
記者走訪發現,除了少數人有些信件往來、報紙訂購的需求以外,信報箱基本處于廢棄狀態,鮮有人使用管理。不過,不管是老小區還是新小區,都仍然有安裝信報箱。


江蘇省郵政管理局普遍服務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,按照法律法規新建小區或老舊小區出新都要安裝信報箱,所有權屬于業主,由業主自行維護,但其實使用率很低。“我們對所有的小區進行總體調研,結果顯示使用率都非常低,南京是20%左右,鹽城是10%左右。”該工作人員介紹。
使用率偏低但仍有少量用途,信報箱所處境地未免有些尷尬,到底該何去何從?
智能信報箱給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:集傳統信報箱和快遞收件箱多種功能于一體,既節省安裝空間,又方便居民使用,開啟信報箱的新旅程。


郵政工作人員介紹,智能信報箱已經在試點過程中,“截止到18年底,江蘇省已經有一百多個新建小區、八九十個老舊小區、大概7萬個智能信報箱投建。”
目前,江蘇出臺了智能信報箱建設標準,南京也已經有一個小區投建了智能信報箱,未來將進一步推廣投建,滿足廣大市民的實際需求,也讓傳統信報箱拂去塵土,重煥新生。
更多詳細報道,歡迎收聽江蘇新聞廣播(南京地區FM93.7,蘇南地區FM95.3)的各檔節目。《江蘇新聞聯播》07:00-07:30《新聞早高峰》07:30-09:00《新聞晚高峰》18:00-19:00


91在线免费观看视频